当地时间6月2日,欧佩克+以视频方式举行第29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在2022年7月和8月将原油产量提高64.8万桶/天,较此前计划的增产43.2万桶/日增加50%。
而这也是欧佩克+自去年夏天以来首次加速增产。2021年7月,欧佩克+在第19次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协议,同意从当年8月起每月将其月度产量逐步上调,直至逐步取消日均580万桶的减产,增产计划原定于今年9月结束。
在欧佩克+宣布加速增产后,白宫对这一重要决定表示欢迎,并称赞沙特推动欧佩克+达成了这种共识,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拉克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去年到今年,拜登政府一直反复呼吁欧佩克+加大增产力度,但却一次次遭遇无视。这次欧佩克+为何突然回心转意?增产能解决当下的能源危机吗?
美沙两国也由此进入了互相不待见的模式,美国多次呼吁原油增产也直接被沙特无视,沙特王储穆罕穆德·本·萨勒曼甚至一度挂了拜登的电话。
但节节攀升的油价和持续下滑的支持率让拜登政府忧心不已,今年11月美国即将举行中期选举,而目前飙涨的油价让拜登所在的民主党支持率不断下滑,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尽管美国已经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试图打压油价,但实际效果甚微。
在11月中期选举的倒逼下,拜登政府态度开始转变。最近几周,包括白宫中东事务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和能源特使阿莫斯·霍赫斯坦在内的美国高级代表团几次访问沙特,沙特王储的弟弟、沙特国防副部长哈立德·本·萨勒曼也前往华盛顿参与谈判。
美沙关系也由此“破冰”,沙特也同意改变立场以稳定油价。在此次欧佩克+会议之前,沙特已告诉西方,如果俄罗斯石油受到制裁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沙特和其它欧佩克+成员国将提高产量。
因此,此次沙特促成欧佩克+加速增产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美沙两国都需要这个“台阶”来改善关系。在欧佩克+宣布加速增产之后,拜登正式官宣本月出访沙特,并将会见此前的“冤家”沙特王储,讨论未来进一步合作。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欧佩克决定将9月份的预期增产份额分摊到7月和8月,这仍然不足以平衡全球石油市场,在中国需求复苏后,全球石油市场已经回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
瑞银石油市场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也强调,尽管看上去这将使欧佩克+的产量比此前计划的高出约50%,但许多产油国根本不太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欧佩克+大多数成员国此前已经开足了马力,并无余力再增加产量,细数下来,真正还能有空间大幅增产的,也就只有沙特、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
在欧佩克+宣布增产后,国际油价不跌反涨就足以说明一切,外界对于欧佩克+增产幅度能否弥补俄罗斯的产量缺口持悲观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来看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盟友关系依然牢固,本次增产方案同时也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加速增产的会谈在11分钟内就结束战斗,欧佩克+表现了团结。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欧佩克+会议结束后表示,欧佩克+9月份的石油增产已移至7月和8月,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欧佩克+继续合作很重要。
对此,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分析师Amrita Sen表示,即使沙特与美国的关系走向和解,沙特也不会背弃俄罗斯。相比于拜登上台后美沙间的长期外交冷淡期,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多次在公开场合流露过与沙特王储间的亲密关系,两国领导人也都赞同当前维持欧佩克+联盟的重要性。
在2020年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几乎摧毁了石油市场之后,欧佩克2020年好不容易将俄罗斯重新拉回队伍,海湾国家不愿制造裂痕也在情理之中。
地缘局势仍是影响油市的关键因素,俄罗斯能源出口已经遭受冲击。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比罗尔表示,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体系的基石,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全球同时面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三重危机,当前的能源危机将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危机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和沙特的全球第三大产油国,同时还是仅次于沙特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在欧盟同意对俄罗斯实施原油禁令后,俄罗斯未来产量还将进一步下降。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全球能源策略师Michael Tran表示,欧盟禁令将使俄罗斯每天约120万至150万桶的石油出口受阻,这些原油将不得不在其它地方寻找出口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的库存将填满,产量就会开始下降。
摩根大通分析师Natasha Kaneva也表示,欧佩克+增加7月和8月产量配额的决定不足以解决问题,增加的产量并不能抵消季节性高峰和经济重新开放带来的需求增加。
对于未来,Perry预测,鉴于欧洲刚刚宣布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美国与伊朗的谈判缺乏进展,欧佩克+供应乏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目标为125美元/桶。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