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鼓励发行持有期三年及以上的产品,对持有期三年以下养老产品将审慎对待。
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有助力实现养老金的长期投资目标,“但是,当下多数投资人尚未形成长期投资的理念,因此监管指导对基金市场可能有一定短期影响,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兴证全球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总监、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国怀表示,养老投资中很重要的是时间复利下的长期稳健增值,而非择时和短期收益。
在养老第三支柱渐行渐近之际,公募养老FOF如何能立足长远明确自身定位?
策略上,养老FOF主要分为目标日期策略和目标风险策略。目标日期基金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根据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调整投资配置。目标风险策略是要在不同时间保持资产组合的风险恒定,投资者可在自身风险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风格相符的目标风险基金。
2018年8月3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证监会批文,标志着国内养老目标基金启航。
此后,养老FOF基金规模逐步增长,到2021年三季度末,国内养老FOF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063.39亿元。
不仅如此,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成立一年以上的养老FOF基金都取得了正收益,平均年化回报达到11.29%。
“这两年因为是结构性的市场环境,FOF业绩带给投资人的体验非常不错,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平安基金养老投资总监高莺认为,目前FOF规模突破了2000亿元,占比公募基金总规模不到1%,而美国的养老FOF占整个公募基金的体量超过12%,因此,未来公募FOF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从单个产品规模上来看,由于封闭期的原因,目前规模较大的产品中仍然是一年期养老FOF的数量较多。
除了中银基金申报的是一年持有期的养老目标FOF,其余几只产品均为三年及以上持有期。
有基金业内人士分析,封闭期越长,基金越难募集,基金公司为了好发行,更倾向申报封闭期相对更短的养老目标FOF。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尚未形成长期投资的理念的投资人来说,产品的封闭期相对较长、短期收益水平不高,很难在初期被认可。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员邓虎认为三年养老FOF需要适度进攻。
邓虎通过研究提出,三年期养老 FOF可以适度提升进攻性,在60%的权益仓位下提升组合 的风险收益比。
实际上,在目前的养老FOF产品中,三年期产品收益更优。
截至3月1日,南方养老2035三年、华夏养老2040三年、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近三年的收益分别达到了53.70%、51.88%、51.48%,是养老FOF中近三年回报最高的三只产品。
邓虎表示,稳健风格养老产品随着银行理财和保险的参与,未来产品的竞争势必十分激烈,在仓位可以控制波动的前提下,多元资产对于固收+FOF的优势未必是分散化,而有可能是在股债资产表现不佳时通过多元资产实现绝对收益。
摘自《21财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