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信基金5年不发新基,这个内耗不轻

你相信吗?会有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在5年的时间中,没有发行一只新基金吗?

答案是:有,江信基金。

小编查阅相关资料,江信基金在过去的5年中确实未推出任何新的公募基金产品。

你要不相信,现在从头梳理一下江信基金的产品。

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初,2014年和2015年共推出了江信聚福和江信同福两只基金产品,这使得其管理规模在2015年底接近30亿元。

然而,2016年至2017年,江信基金陆续推出了7只产品,但基金规模却未见起色,仅在2017年三季度末达到高峰40.57亿元。

江信基金自此没有再推出任何公募产品,这对于规模增长没有带来任何效应。

截至2017年底,江信基金管理资金总规模约为28.27亿元,在2022年底变为30.38亿元。

江信基金一直没有显著的规模增长,甚至在2020年这样的公募发行旺季也是如此。

据Wind统计,2020年公募市场成立了1399只新基金,募集规模合计3.12万亿元,连续两年刷新纪录。

而江信基金仍旧只有9只产品,其中7只为固收类产品,江信同福和江信瑞福为混合型产品。虽然持有的基金数量很重要,但事实上,这9只产品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其回报率普遍在同类基金中排名较靠后。

其中回报率最高的江信聚福仅在所有1624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964位。兼顾权益投资的江信同福A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也不过64%。

其他产品在15~37%之间,其中大多数是在2016年推出的首批产品。

在很多人眼里,江信基金之所以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最大的原因来自大股东对其持股信心的动摇。

早在2017年,国盛金控在其重要资产购买报告书中就提到了引入新的基金公司股权,即国联安基金51%的股权。当时,国盛金控还间接持有江信基金的股权,并在相关说明中透露了对江信基金未来发展的担忧。

据当时的公告内容显示,国盛证券持有江信基金30%的股权,但无法实现控制。

虽然江信基金成立以来经营稳定,业绩良好,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利润规模都相对较小,公司亟需通过内生式和外延式的发展,实现对公募基金的控股,以进一步完善公司的金融行业牌照,分散经营风险,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

实际上,在国盛金控公布购买国联安股权的消息之前,其旗下的国盛证券已经准备将持有的江信基金30%的股权转让给中江国际信托,但由于后者未能符合股东资格,最终交易未能达成。

然而,这一事件反映出国盛金控大股东对投资的信心开始动摇。

不论怎么说,一家公募基金公司5年不发一直新产品,业绩下滑,是对不起投资者的信任。

作为大股东,是有很大责任的。

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大股东能不能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少点内耗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