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西部利得基金,是那种“稳稳地赚钱”的公司。不张扬、不炒作,靠债券基金起家,从百亿做到千亿,被业内称作“隐形黑马”。可谁能想到,这匹黑马最近摔得这么惨。
一个月内,先是基金经理赌博被抓,后是任职十年的总经理突然离职。
有人问:西部利得这是怎么了?
01 赌桌上失守的人
故事要从一个叫解文增的人说起。
9月初,上海警方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文件——“解*增因赌博被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消息一出,全网炸了。
大家很快对上号:这人就是西部利得基金经理——解文增。说白了,一个管理几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居然因为打牌被抓。讽刺不?
赌桌上的筹码是1000块,桌下他掌控的是真金白银的35亿元。更魔幻的是——公司居然不知道。
当大家都在讨论“基金经理赌博”的时候,西部利得的回应是:“不清楚、不予置评。”
直到舆情炸裂,公司才反应过来:“哎呀,原来他真被抓了。”这反应速度,真不是基金公司,是蜗牛公司。
从他“请假离岗”,到公司“发布公告”,整整过去18天。期间,他的基金被临时代管,投资者毫不知情。——这不是“合规问题”,是“信任坍塌”。
你可以原谅一个人的失误,但你很难原谅一家公司的迟钝。
02 合规,是被忽视的底线
这场风波最让人后怕的,不是有人赌博,而是公司没感觉。
基金经理请假,公司不核查;传闻铺天盖地,公司不确认;舆情上热搜,公司还在“装没事”。
按照监管要求,基金公司要“及时掌握投资管理人员动态”。
可西部利得的“动态掌握”,是等人回公司上班才知道“哦,原来被拘了”。更离谱的是,基金代管这么大的事,公司竟然没有及时公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解文增缺位的那段时间,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钱是谁在操作。
在投资这件事上,最怕的不是亏钱,而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03 “千亿光环”的另一面
就在大家还在消化“赌博门”时,西部利得又抛出一枚“人事炸弹”。
10月10日,公司公告:任职近十年的总经理贺燕萍,卸任。
要知道,她是西部利得崛起的灵魂人物。2015年她接任时,公司还不到百亿规模。十年后,已突破千亿。
看起来,是一段漂亮的上升曲线。可问题在于,这十年,西部利得几乎是靠债券基金“单腿走路”。
截至今年中期,公司债券+货币基金合计超900亿,占比超过八成。换句话说:如果债市风一吹,公司就得感冒。
而监管在干什么?在推动“权益回归”。
今年的费率改革,直接砍了固收产品的费率,利润被压缩得厉害。当别人都在布局权益赛道时,西部利得还在抱着债基不放。这就像在新能源时代,别人造电车,你还在修柴油发动机。
04 问题不是运气,是体系
其实,这场风波不是突然爆发的。它更像是长期积累的后果。
一个基金经理赌博被抓,一个公司反应迟钝,一个体系在“事后补救”。表面上是个人丑闻,背后却是合规文化的空心化。说白了,西部利得的问题,不是“倒霉”,而是“缺乏敬畏”。对法律没敬畏,对监管没敬畏,对投资者没敬畏。
当公司规模破千亿,大家都在庆祝“增长奇迹”;但没有人去问:这增长,是靠什么撑的?是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