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新药项目褒贬不一 仁会生物豪赌“谊生泰”?

募投新药项目褒贬不一 仁会生物豪赌“谊生泰”?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会生物”)目前科创板IPO已经提交注册,距离上市只差证监会批文。仁会生物此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30.05亿元,其中12.42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6.7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剩余10.93亿元用于转化医学平台项目、结构生物学引领的药物发现平台项目及二期建设项目。

招股书披露,仁会生物募投项目之一新药研发项目,包括12个子项目,分为三大领域,即糖尿病领域、超重/肥胖领域、其他治疗领域。其中,糖尿病领域全部是关于贝那鲁肽方面,共需要投入募集资金6.51亿元,也就是说新药研发项目中,52.42%的募集资金投入到贝那鲁肽。

资料显示,谊生泰是仁会生物重点开发的产品,通用名为贝那鲁肽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仁会生物从2000年开始研发谊生泰,到2014年7月24日新三板挂牌时已有14年时间,当时已经通过了III 期临床试验,处于上市评审阶段,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仁会生物预计能在2015年底前取得新药上市的全部批文。直到2016年12月,谊生泰终于获批上市,2017年2月开始销售。从研发到上市销售,谊生泰总共历经16年之多。

资料显示,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2型糖尿病仍然为终身性疾病,通常需要终身用药治疗而不能治愈。而仁会生物的产品“谊生泰”是我国糖尿病领域内的第一个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类药物。仁会生物在招股说明书中反复强调:属于全人源GLP-1类药物的“谊生泰”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市场对“谊生泰”的褒贬不一。

“谊生泰”的半衰期只有11分钟,其他治疗药物的半衰期最短的都有几个小时,多款药物的半衰期甚至高达一百多个小时。

半衰期太短意味着短效,用药频率较高,谊生泰的给药方式为每日三次,而且需要通过注射,餐前5分钟皮下注射,一般是腹部;加之使用谊生泰的月治疗费用为1,680元,而多款药物的月治疗费用只需几百甚至几十元。所以谊生泰的市场反应并不好。

分析人士称,研发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但是研发需要的资金也是非常庞大,尤其是生物医药方面,一款新药的问世不仅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投入资金体量也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而仁会生物研发新药谊生泰长达16年之久,则也必定消耗了巨额资金。

相关资料显示,仁会生物2014年至2015年通过新三板及定向增发等渠道,累计融资约4亿元,2017年至2019年在谊生泰已经上市的情况下,仁会生物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2017年至2019年,仁会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1408.96万元、2732.31万元和5687.1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14亿元和-2.62亿元。

研发谊生泰至其正式上市销售,仁会生物所投资金无从查起。但是招股书披露,截止2019年,仁会生物离企业测算的盈亏平衡所需收入(即10亿元)相差甚远,亏损反而进一步扩大。也就是说,目前谊生泰已经上市满三年,仁会生物也累计消耗资金绝对大于10亿元,依然无法止损盈利,又是何种原因?

2017年2月谊生泰开始销售至今已有三年,仁会生物完成营业收入平均每年3275.86万元,每年亏损过亿,就已经说明了市场对谊生泰的态度。

而目前,仁会生物选择科创板上市,依然募集资金12.42亿元投入新药研发项目,其中6.51亿元依然继续投入到贝那鲁肽(即谊生泰)相关项目中。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贝那鲁肽高投入并未带来高收益,未来市场前景如何也并不明朗,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

作者:蒋海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