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发生这样的事,一直非常替他惋惜…”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第四检察部的检察官任静口中的人才,叫冯某平,是北京大学能源系的博士。原本有着光明前程的他,如今却失去自由,因诈骗2600万获刑10年。
3月23日,该新闻上了热搜。
北大能源系博士
宣称合作诈骗2600万
根据北京时间报道,冯某平是一名能源系的博士,2015年其入职了一家大型的发电集团计划发展部投资处。
他对外宣称,集团计划跟一些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售电公司,可以轻松赚钱,借此诈骗多人共2600余万元。冯某平告诉投资人,自己是电力公司的领导,可以拿到极低的电价,可以帮助投资人赚取电价差价,赚取巨大的利润。为了让投资人相信自己,冯某平还带着投资人参观发电集团的展示沙盘,讲解相关政策,这让投资人对冯某平深信不疑。
为了让自己谎言更加逼真,冯某平给每一位投资人都注册了售电公司。
每成立一所公司,冯某平收取180-280万元不等的价格,并告诉投资人,成立公司后,投资人什么都不用管,包括公司的工商手续注册和售电交易资质、售电牌照,甚至包括用户都由冯某平帮助解决。
几个月过去了,投资者们迟迟没有等到冯某平所说的低价电源。这时,冯某平给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叫电力云平台。并声称,因为政策原因,低价电源暂时无法兑现,而自己推出的电力云平台,是线上电力经营平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可以实现快速收益。投资者可以先投资电力云平台获益。
诈骗的钱基本用于购房、炒股、理财
从2017年签订合同,一直到2018年上半年,投资者们没有实现一笔交易,冯某平承诺的低价电源也没有任何消息,电力云平台更是形同虚设。就在此时,投资者突然得到冯某平从发电集团离职的消息。
受害人报警后,警方发现冯某平在这个发电集团就是普通职员,没有职务。他所在的部门也没有对外售电的职权。最终,冯某平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冯某某成立10几家公司的成本大概200万左右,剩下的钱基本被他用于购房、炒股、理财。
该案件检察官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所以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我一直替他觉得非常惋惜。法律并不禁止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进行探索,但是法律要惩罚借着改革的由头圈钱的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要谨慎,尤其是这种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借着国企背景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
一旦认为自己被诈骗,一定要相信司法机关,早报案早止损。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